选机助手
关闭
*产品分类:
  • 笔记本
  • 台式机
  • thinkplus选件
使用场景:
  • 超薄便携
  • 性能旗舰
  • 轻薄独显
  • 设计创作
  • 日常办公
  • 翻转触屏
价格选择:
  • 5000元以下
  • 5000-8000元
  • 8000-11000元
  • 11000-15000元
  • 15000元以上
尺寸选择:
  • 13.3英寸
  • 14英寸
  • 15.6英寸
确认

[讨论] 再度卫冕全球第一成色十足,联想HPC的底蕴与价值释放

发表于 2018-12-13 19:35   |   来自安卓版联想 [复制链接]   
1219 0  

众所周知,日前在美国达拉斯举办的SC18,是每年全球超算领域最重量级的会议,同时也是一场竞争激烈的“收官大战”。
其中,在备受外界关注的全球高性能计算TOP 500最新榜单中,联想今年以140套系统的上榜成绩,再次卫冕TOP 500榜单的全球第一,这意味着全球近三成的TOP500系统由联想HPC“一人包揽”,真正突显了联想在全球超算领域的绝对“统治力”。
正所谓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联想HPC本次卫冕全球第一,背后是它过去十六年来厚积薄发的重要体现,也是它十六年来坚持不懈、压强式技术投入的重要印证。
更重要的是,在此过程中,联想HPC还不断释放自己的能量,通过拓展超算技术的创新边界,以及大力推动HPC和AI的加速融合,无疑会大大提速超算应用的“普惠之路”。
全球第一含金量成色十足
毫无疑问,联想HPC再次卫冕全球超算的全球第一,可谓真正的“含金量”成色十足,具体而言:
一是,从国家上榜系统对比看,今年中国厂商共入围229套高性能计算系统,不仅远超美国厂商的109套。更有意思的一个对比是,联想入围的140套高性能计算系统,甚至超过了美国所有厂商的上榜套数总和,可以说以联想为代表的中国“超算军团”,正在全球超算领域大规模的强势崛起。
二是,从厂商系统上榜数量看,排名前十的系统制造商分别是联想(140套),浪潮(84套),曙光(57套),克雷(49套),HPE(46套),公牛(22),富士通(15套),华为(14套),戴尔EMC(13套)和IBM(12套)。不看看出,联想以远超第二名56套系统的明显优势,继续扩大和巩固了联想在全球HPC市场的领先地位。
三是,从TOP10系统的排名看,联想为作为德国最大的超级计算中心,德国莱布尼茨超算中心提供的“超级MUC-NG”首次跻身十强,位列第八。在这背后,也体现了联想HPC正深度参与到了全球超算行业竞争之中,且成长为了全球超算市场中的强有力的竞争者。
四是,从联想HPC全球布局看,联想入围的140套高性能计算系统中,更是遍布全球市场。可以说,联想在HPC集群的计算节点、管理节点上都有着丰富的产品和方案,客户群广泛多样,这印证了联想HPC业务多元化、布局广的特点,是真正的全球化业务。
五是,从系统的行业分布看,在联想此次入围的高性能计算系统中,除了应用于科学研究之外,还有超过一半的超算系统应用在政府和行业中,这无疑对促进超算领域的应用普及也将起到关键的支撑作用,真正为客户带来有益的商业价值。
总的来看,30年前,美国是超算计算领域的毋庸置疑的绝对核心;但30年后,中美交替领先已逐渐成为超算业界新常态。显然,这背后离不开以联想为代表的中国“超算军团”努力,同时也是联想过去十六年坚持不懈投入超算领域,最终得以实现厚积薄发的重要体现。
背后是16年的沉淀底蕴
在我看来,联想是一家在HPC市场具备底蕴的企业,甚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HPC其实也一直深刻在联想这家公司的DNA之中,正是16年在HPC市场的不断沉淀和积累,才让联想最终攀登上了HPC市场的最高峰,并成功实现了全球第一的卫冕。这个过程,我们可以从三个阶段来做观察:
首先,是成长阶段,早在2002年,联想就研发了世界上第一台万亿次的超算集群深腾1800,并成功将Cluster体系结构应用于大规模超级计算机,在整个业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深腾1800发布之后仅一年,联想深腾6800超级计算机研制成功,运算速度超过4万亿次,性能更是提升了4倍;2008年,联想再次成功研制出深腾7000,更成为中国第一台投入使用的百万亿次高性能计算机产品。
可以看到,随着深腾1800、深腾6800乃至深腾7000陆续研制成功,不仅让联想完成了对HPC市场的认知和理解,也让联想在HPC市场完成了技术的储备,并为最终走向HPC商用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是蓄力阶段,在联想在收购IBM System x服务器业务之后,联想过去在超算领域的沉淀,加上System x带来的技术加持,又让联想在超算领域实力大增。包括System x超过 48年的技术积累、在设计、架构、管理方面都代表x86服务器的顶尖水平;同时,由此带来的全球化的布局和本土化的优势;从技术研发到售前售后“一条龙”的HPC队伍以及良好的上下游关系等等,这都让联想HPC继续成长向上变成了可能。
最后,是爆发阶段,经过一段时间的蓄力之后,联想HPC发起了对全球第一的冲击,仅在2016-2017年两年期间,联想就连续四次夺得TOP 500榜单份额中国第一、全球第二,并以17%的增长率成为全球增速最快的HPC厂商;而2018年,则是联想HPC“所向披靡”的一年,在上半年的ISC18上,联想以117套系统首次成为全球第一,而下半年的SC18上,联想更以140套系统上榜再次卫冕第一。
更关键的是,联想在自主研发之路上技术创新,更受到市场的认可和客户的信任。例如,联想自主研发的LiCO平台就获得美国HPC权威媒体HPCwire评选的“最佳AI产品技术奖”。新一代的LiCO平台整合了人脸识别、深度学习、自然语言等一系列应用,融合了主流的人工智能框架,不仅可以支持各种深度学习应用,同时能够全方位的支持冷冻电镜技术的探索。
此外,联想独具特色的温水水冷技术,今年年初成功部署在了北京大学的“未名一号”高性能计算平台中,通过采用创新性的45℃温水水冷技术,联想为“未名一号”带来了大幅的效率提升,PUE值仅为1.1,并节省了50%的制冷散热成本,每年减少60万度用电。
目前,联想已推出第四代温水水冷解决方案“海神”系统,其中包括Direct-to-Node温水水冷技术、后门热交换器、以及由空气和液体冷却组成的混合冷却技术,同时最新的“海神”平台采用了50℃的温水进行水冷,能使数据中心的运行效率提升高达50%,可以说为超算系统的低能耗、节能环保指明了重要发展方向。
由此可见,联想HPC过去十六年的发展历程,也是联想成长、蓄力、爆发的过程,这背后更体现出了联想HPC的两个重要特质,那就是在专业、专注,脚踏实地的同时,又胸怀梦想,并敢于创新求变,这让联想最终成为了HPC领域的“王者”。
释放HPC与AI融合价值
最后,让我们再次回到今年的SC18上,今年大会的主题是“HPC Inspires”,全球气候环境变化、自然资源枯竭、粮食短缺、流行病传播等,是当今人类世界生存发展面临的根本挑战性问题,而高性能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结合,让整个人类拥有了解决这些问题前所未有的强大能力。
所以,“HPC Inspires”便是鼓励全世界的高性计算工作者与致力于上述各个领域的人们合作,把这项最先进、最强大的技术应用到这些关键领域中。实际上,如今已成为全球HPC领头羊的联想,其实在这方面很早就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即大力推动HPC和AI的加速融合,这为超算的“普惠之路”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第一,在人工智能领域,为了更好的推动AI落地,帮助客户实现数字化转型,联想投入12亿美元,分别在美国莫里斯维尔、德国斯图加特、北京、台北建立了四大AI创新中心,为客户提供优秀的基础设施架构、人工智能专家以及简单易用的快速入门工具,在企业面对科学计算和AI深度学习负载需求时,通过HPC高性能计算平台来提供有力支撑。
第二,在国际市场上,目前全球排名前25位的研究型大学和机构中,有17家正采用联想全面的HPC和AI解决方案来进行研究。此外,联想还在全球160多个国家开展众多领域的突破性研究,这些领域包括癌症、大脑研究、天体物理学、人工智能、气候科学、化学、生物学、汽车和航空等等。
第三,在中国市场上,联想也正在推动HPC应用的“普惠之路”,例如在生命科学领域,联想为诺禾致源提供了完整的测序数据分析服务;在航天领域,联想曾为“神舟十一号”载人航天发射任务提供了强大的技术保障;在能源领域,联想为国家海洋局搭建了一套高效的海洋环境监测预警高性能平台,大幅提高了监测数据的计算、分析、处理功能,充分满足了国家海洋局的科研需求等等。
不难看出,联想HPC为科研、教育、航天、气象、汽车、石油石化、生命科学等多个领域提供了领先成熟的超算解决方案,为推动中国企业实现技术升级和产品迭代打下了坚实基础。
综上所述,联想HPC成功卫冕全球第一并不是偶然的,背后重要的原因,是联想在HPC领域坚持长期做技术的压强投入,厚积薄发最终得以实现突破,这是联想HPC能够不断成长的核心驱动力。同时,联想今天还大力推动HPC和AI的加速融合,不仅会把整个超算行业带上一个新的阶段,也为今后赋能百行百业的数字化转型奠定基础。
*本文原载于《申耀的科技观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