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机助手
关闭
*产品分类:
  • 笔记本
  • 台式机
  • thinkplus选件
使用场景:
  • 超薄便携
  • 性能旗舰
  • 轻薄独显
  • 设计创作
  • 日常办公
  • 翻转触屏
价格选择:
  • 5000元以下
  • 5000-8000元
  • 8000-11000元
  • 11000-15000元
  • 15000元以上
尺寸选择:
  • 13.3英寸
  • 14英寸
  • 15.6英寸
确认

[讨论] 16年的梦想照进现实,HPC世界最亮的那束光

发表于 2018-11-26 20:59   |   来自安卓版联想 [复制链接]   
2316 2  

在联想PC业务如日中天的2000年,柳传志亲自主导了联想自有品牌的分拆,当时领衔联想集团的“少帅”杨元庆在次年带领联想高管团队赴美学习,并最终确立了在IT领域多元化发展的路线,当时成立的企业IT事业群,可以看成是今天联想DCG集团最早的雏形。
这段很多老联想人熟知的历史,是联想在2002年前后在服务器和高性能计算市场投入巨大的研发精力,最真实的背景。
正是在2002年,联想自研了业界首个万亿次级别HPC系统“深腾1800”,成为了中国HPC行业,第一个敢于吃苹果的人。而从中国的“第一个”,走到世界的“全球第一”,这一步竟走过了16年。
从2002-2018,长达16年的研发和技术积累,联想的HPC梦想终于照进现实。
在今年6月28日法兰克福的ISC大会上,联想首次以117套的份额夺取全球高性能计算TOP 500榜单第一,这也是中国科技公司第一次将名字刻在这个权威榜单最顶尖的位置。
而在11月13日,美国达拉斯举办的2018年全球超算大会(SC 2018)上,联想以140套的份额再度问鼎HPC TOP500榜单全球第一,并迅速扩大了领先优势,几乎占领了全球近三成的高性能计算系统。
那句经典的广告词,“如果没有联想,世界将会怎样?”如今在HPC领域成为了现实:如果没有联想,HPC的世界将少了最亮的那束光。
比第一更有价值的是中国超算的崛起
HPC,并非联想一个人的战场,而是检验国家高性能计算实力的舞台。
从最新的HPC TOP500榜单中可以看出,中国厂商共入围229套高性能计算系统,远超美国厂商的109套。日本以31套系统份额位列第三,其次是英国21套,法国18套,德国17套。
有没有发现,在HPC榜单上的这些国家的名字,几乎与2017年的全球GDP总量排名非常接近。美国、中国、日本、德国和英国,GDP排名前五的国家,也是HPC榜单上的前6名。
正因为HPC的应用对民生、国民经济产生巨大推动作用。在科学研究、气象预报、计算模拟、军事研究、CFD/CAE、生物制药、基因测序、图像处理等领域有关键价值。所以,HPC的发展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代表了科研水平的高低,也折射了国家实力的强弱。
尤其在联想此次入围的高性能计算系统中,除了应用于科学研究之外,还有超过一半的超算系统应用在政府和行业中,真正为客户带来有益的商业价值。这也意味着以联想为代表的中国科技企业,凭借着节能环保、优越性能的超算产品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其实,中国HPC力量的崛起也有政策的支持,比如2016 年7月,国务院印发了《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其中HPC与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同时被列为“十三五”期间重点发展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这推动了HPC技术和应用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和普及。也坚定了联想等公司长期持续投入HPC研发的信心。
过去很长一段时期,美国一直是HPC TOP500榜单的霸主。中国军团第一次超越美国是在去年11月的美国丹佛SC2017,中国HPC以202套的成绩,首次超越了美国HPC的143套。但当时按照企业划分的排名,中国第一的联想还列在第二位。
正是从那之后,联想在HPC上的加速度变得异常得快,仅用半年时间就成为了全球第一。应该说联想在HPC的崛起,本质上是中国在HPC领域创新能力增强的集中体现,联想在中美HPC的团队对抗中,完美的扮演了“头狼”的角色。
收获2018年,联想赢在技术力
尽管2018年是联想HPC的胜利之年,但联想之所以赢,根本的原因还在于对技术创新的持续投入。
我认为,联想并购和整合IBM System x,是联想为如今HPC的技术架构完整性写下的关键一笔。System x传承IBM超过48年的技术积累、在设计、架构、管理方面都代表x86服务器的顶尖水平。这笔技术资产的注入,让联想具备走上HPC最高领奖台的底蕴。
之后联想在高性能计算领域基于行业洞察,积极布局,发布了第四代温水水冷解决方案“海神”系统,包括Direct-to-Node温水水冷技术、后门热交换器、以及由空气和液体冷却组成的混合冷却技术。最新的“海神”平台采用了50℃的温水进行水冷,使数据中心的运行效率提升高达50%。同时,联想发布了自主研发的AI产品家族,包括专为HPC和AI优化的全新人工智能服务器ThinkSystem SR670、ThinkSystem HG680、ThinkSystem HG690,以及全新的LiCO GENE Edition等等。
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联想全球化的研发体系。2015年,笔者曾到访过联想斯图加特的研发中心,这个研发中心的使命就是为联想HPC业务以及合作伙伴和客户提供研究、开发和支持,并提供全球标准制定、概念验证和解决方案演示能力。它不仅体现了联想研发体系的全球化架构,也方便了联想在欧洲就地取材,通过HPC的创新和实践,放大联想在当地的HPC技术实力。
如今,HPC技术已成为实现人工智能的关键,智能制造、智慧医疗、智慧城市、智能家居,高性能计算都将成为核心技术。而在新的领域,如自动驾驶汽车、无人机、人脸识别、医疗诊断、智能家居让HPC成为人工智能模型训练的重要支撑平台。
所以,联想已投入12亿美元,分别在美国莫里斯维尔、德国斯图加特、北京、台北建立了四大AI创新中心,为客户提供优秀的基础设施架构、人工智能专家以及简单易用的快速入门工具,在企业面对科学计算和和AI深度学习负载需求时,通过HPC高性能计算平台来提供有力支撑。
从HPC延伸到人工智能,联想也做到了用顶级的人才去构筑最坚固的护城河。比如联想招募了大量以CTO芮勇为首的人工智能专家,持有60余项美国和国际专利。同时,联想研究院人工智能实验室领袖徐飞玉博士,负责联想研究院人工智能实验室的研发工作,现已成功领导过30多个国内外研发项目。
可见,联想技术研发的系统性和延展性并重,既有科研价值也有商业优势,这种技术力的体现,就是联想HPC在2018年大丰收的关键所在。
从行业实践,走向HPC与AI融合
我们知道,HPC的成功首先离不开科研院所和高校,作为实践的前沿阵地。
在国内,联想还为北大构建了国内首个采用45℃温水水冷技术的“未名一号”,和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发布了一套全新的拥有408个计算节点(集群总核数达到14688核),实现了1081TFlops的计算性能的HPC系统。
同时在国际上,联想目前已经与英国牛津大学、美国芝加哥大学、德国奥登堡大学、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等享誉世界的高等院校进行了深入合作。据了解,全球排名前25位的研究型大学和机构中,有17家正采用联想全面的HPC和AI解决方案来进行研究。此外,联想还在全球160多个国家开展众多领域的突破性研究,这些领域包括癌症、大脑研究、天体物理学、人工智能、气候科学、化学、生物学、汽车和航空等等。
而在高精尖行业中,联想的能力也得到了多方的验证,例如在航天领域,联想HPC以高稳定性和卓越的性能,曾为“神舟十一号” 载人航天发射任务提供了强大的技术保障。在能源领域,联想为国家海洋局搭建了一套高效的海洋环境监测预警高性能平台,大幅提高了监测数据的计算、分析、处理功能,充分满足了国家海洋局的科研需求等等。
在我看来,这些行业实践的背后,是联想对HPC的一种使命感,和家国情怀。作为“计算金字塔尖上的明珠”,HPC承载的责任是超过商业逻辑的。同时,联想也宣布了对智能物联网的愿景,这让“HPC+AI”的模式有了更多的用武之地。联想一定会继续发挥在HPC领域的技术及应用优势,通过推动HPC与AI的融合,不断降低AI工具、数据和计算资源的获取要求,助力AI创新,实现AI发展的新突破,并推动智能物联网时代的到来。
*本文原载于《科技正能量》

2条回复
来自安卓版联想 发表于 2018-11-28 22:46:14
学习了,1314版主用心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安卓版联想 发表于 2019-6-23 08:04:0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