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机助手
关闭
*产品分类:
  • 笔记本
  • 台式机
  • thinkplus选件
使用场景:
  • 超薄便携
  • 性能旗舰
  • 轻薄独显
  • 设计创作
  • 日常办公
  • 翻转触屏
价格选择:
  • 5000元以下
  • 5000-8000元
  • 8000-11000元
  • 11000-15000元
  • 15000元以上
尺寸选择:
  • 13.3英寸
  • 14英寸
  • 15.6英寸
确认

[讨论] 从《长城》到《阿修罗》

发表于 2018-7-15 22:22   |   来自安卓版联想 [复制链接]   
2367 0  

作者 / 曹乐溪
豆瓣3.3分,上映三天票房4000万出头,让东方魔幻电影《阿修罗》正在由天堂跌落至炼狱。
命运多舛的形容也许并不为过,上映前,片中张艺上饰演的叛军将军华蕊的发型,被网友认为“抄袭”《权力的游戏》中的龙母,制作团队百般辩解仍被扣上“西幻”的帽子;上映首日《阿修罗》的猫眼评分仅有4.9,片方发布声明认为是“有预谋的黑水攻击”,但却因为并不理想的票房口碑表现,遭到更多人的群嘲。


暑期档尚未过半,但魔幻、奇幻类视效大片的集体折戟几成定局。《阿修罗》的出品方正是此前出品和制作《画皮》系列的宁夏电影集团和真鉴影业。监制杨真鉴还记得,2012年《画皮2》拿下7亿票房,“东方新魔幻”的品牌逐渐成型,包括华谊兄弟等出品方纷纷找上来,希望赶紧开启《画皮3》的开发。
“我们过去创造过两次中国电影的辉煌,再赚一把快钱是没问题的,但为什么要停下来?”这个问题抛给外界,也是杨真鉴的扪心自问。他把眼光放到了6、7年后,“我们想打造一部引领中国电影产业往前迈进半步的电影,”他觉得,这些年的国产魔幻电影,观众都是抱着原谅的心态在看,这让作为电影人的自己感到羞愧。
然而,汇集35国电影人才、耗资7.5亿拍出的东方魔幻史诗《阿修罗》,成为了中外电影人合作又一个不甚成功的典型案例。它毁于太想证明自己、证明中国电影与大国文化自信的赌气。
近年来,围绕着中国电影工业化的“洋务运动”已经经历了太多试错,此次的《阿修罗》能给中国电影人带来哪些反思?


“中国社会就是一个大的阿修罗场”
在杨真鉴心目中,《阿修罗》是在东方新魔幻体系下,引领中国电影产业发展前进半步的重工业电影。3年半的筹备,6个月的拍摄和1年半的后期制作,也足以证明片方对于电影的投入度绝非玩票。
但看过电影的观众可能会感受到,这部片子在一流的视效包裹下,却是过于简单和套路化的情节:在宏大而复杂的世界观构架下,一个放羊娃拯救众生的故事,似乎听起来并不那么吸引人,长达两个多小时的视觉奇观与想象力堆砌,也让人多少感到有些审美疲惫。


如此大制作的一部电影,背后的导演张鹏是动作指导出身,虽然参与的项目像《王牌特工》《蚁人》《海扁王》等都赫赫有名,但还没有以导演的身份独挑过大梁。“看得出剧组胆子大,步子大,心也大,”有网友评论。
按照杨真鉴的说法,他们认为中国极其缺少工程师级别的导演,6年半前在好莱坞找到张鹏,“我发现他是我梦寐以求的一个导演,对于电影工业流程非常熟稔。”在挖掘新导演方面,杨真鉴是自信的,因为《画皮》曾让当时还在做广告导演的乌尔善一战成名。
“他见到我说想做一部电影,提出了唯一的概念就是阿修罗。当时其实我对阿修罗还是很陌生的,没有任何剧本,没有故事,没有人物,”张鹏回忆。《阿修罗》的创作过程可以说是国产影片中较为罕见的模式,杨真鉴更像是一个创意监制(creative producer),先完成了电影题材的顶层设计,然后找到三位好莱坞编剧用英文创作结构,“结构认可之后,我们自己往里去添人物,添素材。”
在与杨真鉴的聊天过程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他对于光影视效的看重,以及对于“电影变成文学故事承载”的不屑。“在超级视效的电影中,一个超级人格的男孩产生爱情,可能只需要1分钟。”他认为,“过去的古典叙事电影偏重主体性,现在电影看的是主体的客体化,情景决定了你是在哭还是在笑。在魔幻电影里,细腻的感情就消失了。”
这让一起拍电影(ID:yiqipaidianying)联想到《阿修罗》中的阿修罗界,根据设定这是欲望最为旺盛的空间,也是杨真鉴认为电影主题具有当代性的一个落地。“中国社会就是一个大的阿修罗场,中国是目前对欲望追逐最凶猛的国家,物欲横流却幸福稀缺,它是中国目前迫切需要的答案,也是最大的市场和需求。”


▲(《阿修罗》概念设计图)
但杨真鉴们可能并未意识到,作为创作者同样难以置身事外。“电影制作中,我一点都没有降低艺术标准,就是要为这个国家、这个民族争一口气。”对杨真鉴而言,超越过去《画皮》系列的成绩,挑战国产电影工业化底线,创造一个完全原创、“世界级的电影题材”,这样的欲望似乎超越了能力范畴,过剩的欲望终会如电影中所展示的阿修罗界一样,在最后时刻崩塌毁灭。
“当今社会人性浮躁、欲壑难填的情况,根本就是欲望没有摆平。”作为总出品人的宁夏电影集团董事长杨洪涛在和我们阐述点电影主题时条分缕析,却同样没由摆平宁影“从西部走向世界”的野心。
作为“全世界最小电影厂”的话事人,当年两部《画皮》冲击了当年度的国产电影票房冠军,这让杨洪涛觉得,“我们做过两次冠军,我们还有这个想法和底气继续当冠军。谁都知道,以最小投入换取最大回报才是经营的法则,但我们励志想做一部好片子。”
7.5亿的大体量投资,愣是让宁夏电影集团和杨真鉴的真鉴影业咬牙抗了下来。和其他一些挥霍投资人钱的制片方不同,他们是真正的主投主控,一度有传言,杨真鉴为了拍《阿修罗》,连自己的工厂、房子都做了抵押。若说人人心中都有修罗场,“唯有影者留其名”的念想,则成为其执着的根源。


去好莱坞寻找创作人才和取经的旅途并不顺利,“没有人理你,甚至有人认为这是我们从六大偷出来的项目,我们因为缺少工业化能力而没有一席之地。”这种憋着一口气想向全世界证明自己、展现中国文化自信的心态,让杨真鉴与杨洪涛觉得,一定要打造一部真正的中国工业化电影,而且必须是中国人主导、中国人投资,来自世界各国的好莱坞人才为其所用。
“我们追了150年,中国到了急需文化彰显的时候了,这不是什么国家的口号,”杨真鉴坦言。“美国用他的电影文化和流行文化,明确地把美国的善与恶在全世界范围内普及,让全世界人们看到他们的基本价值。而中国人的面孔、文化和价值主张,在全世界都属于完全模糊的。”
只是,如此恢弘的理想,在今天中国电影观众用脚投票的票房市场面前,似乎暂时败下阵来。


“打光4小时,拍摄10分钟”
回过头来我们再看,这传说中的7.5亿到底是怎么花出去的?
平心而论,《阿修罗》从视效方面的确能够看得出花了血本。整个制作采取外景实景和内部搭景的模式结合,棚内面基达到3万多平米,接近8万平米的使用率。“我的第一印象是这是一部史诗级电影,”《阿修罗》美术总监 Oscar Chichoni表示,“最大的难题是场景搭建,这大概是我设计过的最大的景。”
电影中有一场绚烂夺目的花露森林狩猎戏,其实只有短短几分钟,但为了打造出光怪陆离的梦幻效果,光设计就用了7个半月。森林三四千条发光植物都是人工加入光源,30人的团队耗时两个星期才完成走线。


实际制作森林花朵时,“全北京、天津能找到的五轴联动机床和3d打印机都调过来了”,因为人工做一朵花需要好几天。“那个景,置景花了2000万,拍了10天就拆了,”演员吴磊在电影幕后纪录片中回忆。
类似这样的“奢侈”还有很多。坎布拉大战在实拍前,为了确保效果,提前半年完成了实景扫描后的3D模拟拍摄,“相当于做了部3D电影,拍完了然后全扔掉。”实拍时也是从不马虎,饰演女主角华蕊的张艺上刚进入剧组时,被要求天天砍箱子,“什么时候把箱子劈破了,才让我练下面的”。
《阿修罗》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六界世界观,主要故事场景发生在人界、阿修罗界和天界。其中仅完成阿修罗界的华丽建筑群,就需要仅千万美金。天界是由人心至善至美的意向映射出的镜像世界,剧组用6面LED全部铺满3000平米的摄影棚,以体现如梦似幻的空间场景。而为了找到符合人类早期家园样貌的人界,剧组挑选了宁夏六盘山海拔3000多米的火石寨。
“进去以后没公路没信号,那时候觉得像梦一样。敢吗?真的要这么拍吗?”杨真鉴也曾经犹豫过,“如果在怀柔找个山拍,可能节省了一大半的钱。但是(一旦有妥协)它可能就不是人类家园的样子。”
开拍半年,美术组整个驻扎在六盘山,除了把山体扫描下来,在电脑上做颜色管理,还提前种好了200亩的薰衣草、油菜花,只为实际拍摄时能有一个理想的背景视觉。


“我的词典里没有‘偷工减料’这个东西,”他坦言。医师的实验室用了2000多个实体道具,一把钢刀需要人工做三天,为了完成“万物皆生长”的服装造型理念,剧组甚至专门建立了工厂,购买服装设备、染印设备自行生产服饰,不少原材料要从新西兰和英国进口。


不仅仅是物力,人力上的成本同样耗资巨大。杨真鉴告诉一起拍电影(ID:yiqipaidianying),仅4年的筹备就花了上亿元,6年间有6000多人参与到电影制作中。开拍时整个剧组1800多人,其中有200多位来自世界各国的主创,因此翻译就配备了上百人。
“我们坚持了全好莱坞流程,开始是5天工作日,后来谈到一周工作6天,但每加班一个小时1.5倍工资,我们全部付了。”
“所有人都告诉我,此部电影要在美国做是2-2.5亿美金,把1600个中国人换成美国人,一个美国人顶10个中国人的报酬。”他并不讳言,1亿美金是美国A级电影的基准,一般投资30%-35%用在视效,25%用在现场费用,所以一般只能用二流咖位的演员。而大牌的好莱坞主创们,有不少是自降薪酬来参与这部电影,“他们不是被我拿住了,是被艺术本身拿住了,”杨真鉴觉得。
有人觉得“他疯了”,杨真鉴却不这么认为。“大家都说,你造了一整座山,最后只用了冰山一角。但一角是整体的一角,把整体拿去,那一角还是一角吗?”


一场中国电影工业化的“洋务运动”
目前《阿修罗》刚刚上映三天,票房走势显然与当初片方30亿的预期相去甚远。失败的背后有很多因素,如果说《我不是药神》的出现是生逢其时,那么《阿修罗》显然并没有赶上好时候。时代风向在发生变化,当现实主义题材备受青睐,魔幻电影由于频频扑街而“背上原罪”时,过于注重视效的《阿修罗》,显得吃力而不讨好。
这个暑期同样被认为是“国产电影工业化标杆”的《动物世界》,也未能完成预期。导演韩延在微博上自省:“带着这么一群可爱的人,动用了庞大的资金完成了一场这样的’冒险’,其实就是在侧面印证了我的自以为是和异想天开。”


不止《动物世界》,《寻龙诀》《战狼2》《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影片同样被冠以“工业化”的标签,但也许人们并没有弄清楚,什么才是中国电影的工业化?《阿修罗》是一次算不上成功的工业化探索,还是国内外艺术家们颇为任性的实验?
答案可能不言自明。在纪录片《阿修罗》诞生记中,视效总监Charlie Iturriaga、摄影指导Partrick Murguia、服装设计Ngila Dickson等不约而同谈到了自由度的问题。
“这次设计影视服装大约500件,但每一件都是独一无二的,我认为没有任何一部中国电影能达到这样的服装投入。”为《指环王》等打造经典造型的Ngila表示,“我们拥有极大的创作空间,这是《阿修罗》制片团队为我们争取来的预算,其他制片人可能不愿意做这样的事。”
对导演张鹏而言,拍《阿修罗》也算了却一桩心事。“在美国拍摄这么多年,有两场戏是我一直想要完成的。《阿修罗》里面跑酷的崖壁大战,我在《暮色》的时候就跟他们讲过,后来没有预算。《海扁王》的时候讲过,也没有成形,最后就留给了自己的电影。”
从早期投资项目到收购海外公司,从中外合拍到邀请好莱坞主创讲中国故事,“洋为中用”、“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故事,在洋务运动100多年后被移植到了中国电影界。但仿佛是历史宿命论被验证一般,“造不如买”、“中体西用”的思维仍在影响着中国电影人突破自我局限,建立自己的一套标准。更多人简单地以为只要模仿好莱坞的制度,甚至是把人才搬来用,就可以解决困扰中国电影多年的沉疴旧疾。
这场中国电影工业化的洋务运动,也许要以失败与遗憾告终,但现代化的大门已经在无数次实践与试错中悄然开启。也许很多年之后,人们回顾《阿修罗》《动物世界》《长城》等片子,他们会在中国电影史上留下其应有的一笔。里程碑式的国产奇幻电影佳作如果在未来能够涌现,“失败者”们的探路功不可没。
当下,电影人们需要总结经验与教训。正如杨真鉴所说,6年间团队获得了很多经验,至少“今天你给我2亿美金,我知道怎么做预算了,也了解了世界级的资源配资。”在骨子里,这个倔强坚守的西北汉子,依然愿意和所有人深度去聊,中国电影的未来怎么办。
时光倒流到两年前,《阿修罗》中饰演医师的明道去工厂参观片中服装制作流程。看完后他对着镜头说出了以下这番话:“我觉得这部电影相当昂贵,而‘昂贵’有很多层面。有太多方法可以拍成这部片,可我们选的是我们认为最想做的方式,这种精神是很昂贵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